,telegram中文群组(www.telegram8.vip)是一个Telegram群组分享平台,飞机群组内容包括telegram群组索引、Telegram群组导航、新加坡telegram群组、telegram中文群组、telegram群组(其他)、Telegram 美国 群组、telegram群组爬虫、电报群 科学上网、小飞机 怎么 加 群、tg群等内容,为广大电报用户提供各种电报群组/电报频道/电报机器人导航服务。
昨天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2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。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、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,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9.42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7%,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长。他表示,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,但我国经济韧性强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,外贸仍有望保持稳定发展。
连续七季度同比正增长
海关统计显示,今年一季度,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9.42万亿元,其中出口5.23万亿元,同比增长13.4%;进口4.19万亿元,同比增长7.5%。一般贸易进出口5.95万亿元,同比增长13.9%,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3.2%,比去年同期提升1.8个百分点,贸易方式结构进一步优化。
在商品结构方面,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、农产品进口值分别为1.71万亿元、3362.5亿元,分别增长2.7%、4.1%。机电产品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表现抢眼,机电产品出口3.05万亿元,同比增长9.8%,其中,出口太阳能电池、锂电池、汽车分别增长100.8%、53.7%和83.4%。
“我国外贸进出口连续7个季度保持了同比正增长。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超过10%,实现了‘开局稳’,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较好基础。”李魁文指出,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,外贸所处的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,发展面临诸多风险挑战,叠加去年外贸基数较高等因素,实现稳外贸的目标需要付出更大努力。在正视这些困难挑战的同时,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,我国外贸仍将有望保持稳定发展。
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东盟
据海关统计,今年一季度我国对东盟进出口达到了1.35万亿元,同比增长8.4%,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.4%;同期,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.31万亿元。在今年前2个月,东盟以约3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差距落后欧盟,暂居我第二大贸易伙伴,之后东盟在一季度重新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。
相关数据显示,一季度,我国与东盟进出口规模占与RCEP贸易伙伴外贸规模的47.2%,占比接近一半;我国与东盟中间产品进出口8384亿元,占我国与东盟外贸规模的62%;我国与东盟铁路运输进出口大幅增长了3.5倍。李魁文分析认为,我国与东盟进出口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包括RCEP正式生效、持续的互联互通、区域产业链稳定恢复、我国积极扩大自东盟农产品进口等。“中国和东盟互为重要贸易伙伴,双方经济互补性强,合作领域广,发展潜力大,双边贸易将继续保持良好态势。”
此外,从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来看,一季度,我国与欧盟、韩国和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进出口值分别增长了10.2%、12.3%、16.7%,均实现超过两位数的增长。贸易值同比增速超过两位数的国家还有马来西亚、新西兰。
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0.5%
发布会上,有记者问,多地近期因疫情原因提示非必要不海淘,请问海关总署,这是否意味着海关会收紧对境外商品入境的监管?李魁文介绍,据海关初步测算,今年一季度,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4345亿元,同比增长0.5%。其中,出口3104亿元,增长2.6%;进口1241亿元,下降4.2%。
他表示,近年来,作为外贸新业态,跨境电商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,在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、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今年2月,随着鄂尔多斯等27个城市和地区获批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,我国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的数量已达到了132个。1月28日,财政部等8个部门发布公告,对《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》进行了调整,并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。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的商品类别上进一步丰富,是对广大消费者消费升级需求的回应,也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,也有利于促进海外企业扩大优质商品的出口,共享中国市场的机遇。
近期本土疫情多点频发,对部分企业生产经营、供应链稳定也产生了较大压力,对进出口有何影响?李魁文表示,海关对此一直保持密切关注,上海海关最近发布了抗疫情、保民生、助企业、促发展的十方面措施。从3月9日起,上海海关在浦东机场、外港、洋山等重点隶属海关率先实行了“AB班”工作制,在全力做好内部安全防护基础上,与其他口岸单位协同作战,力保上海口岸安全畅通。
对于今年一季度我国对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出口数据问题,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、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昨天的新闻会上应询介绍,最近俄乌冲突双边多边的国际贸易都有一定影响。据海关统计,今年一季度,我国对俄罗斯进出口2430.3亿元,对乌克兰进出口295.9亿元,都保持了同比增长的态势。
文/本报记者 董鑫
统筹/刘晓雪
供图/视觉中国
观察
外贸之“稳”折射中国经济之“韧”
外贸,是观察中国经济的晴雨表。中国13日发布的外贸首季报显示,前三个月我国外贸同比增长超10%,连续七个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长。外贸之“稳”,折射出中国经济之“韧”。
考虑到去年的高基数,今年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,加上当前疫情多点频发、国际环境突发因素超出预期,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,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较好基础。
外贸之稳,是中国坚持“动态清零”,全力以赴防疫情、稳经济的结果。由于疫情防控做得好,去年外贸首破6万亿美元,创历史新高。今年一季度,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实现稳步增长。
外贸之稳,也得益于大量外贸主体的坚韧不拔。部分外贸企业“有单不敢接”是事实,但仍有大量迎难而上、危中寻机的外贸企业,积极开拓新市场、努力发掘新手段、不断推出新产品,凭着闯劲和韧劲,�出一条新路。
外贸之稳,还得益于政企协力、同舟共济、共渡难关。减税降费、加强金融支持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持续发力。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,着力打通流通堵点卡点,也将进一步实现稳链固链,为稳外贸、稳经济保驾护航。